-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全麻了 > 第317章 为啥没人听?原因就是难听!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317章 为啥没人听?原因就是难听!
你要说唱得婉转一点,那还勉强当的唱,问题是这种音节拖得极长又极其难听,如同一个即将断气的人发出锯木头一样凄惨难听的吼叫。
我那会儿小儿,坐了一会儿坐不住,跑出去玩,玩了一会儿回来,那秦香莲还没跟包拯告完状,还在那咿呀呜哇的怪叫。
长大以后,怀疑是村里唱大戏的水平不行,专门找了国家京剧院的演出看,嗯,确认了,这和水平无关,是这个剧种就是难听得要死,拖得要断气一样。
单《铡美案》这一出,我觉得秦腔比京剧好太多,虽然秦腔也喜欢吼喜欢叫,但秦腔的吼叫是观众看得出来情绪递进的,是角绪的表达。
又比如《白蛇传》,川剧的卖点是身法和变脸,很有特色,哪怕听不懂戏词也高低看个眼饱。
我个人是更喜欢粤剧的唱法,曲调欢快灵动,身法轻灵,一场看下来,耳朵和眼睛都饱了。
包括《帝女花》这类年代较早的,也不会老卖这些没意义的啊啊呀呀呀。
在了解到其他戏种之前,身边人喜欢的多半是黄梅戏,也是主打一个曲调轻灵,悠扬婉转。
小时候看《天仙配》,不需要大人讲我也能照样看懂听懂。
戏曲,说到底是属于声乐表演的类别,本质上是愉人,令人看了听了心情愉悦,再怎么把京剧往高雅,艺术的方向包装,它难听就是难听,非常之难听。
秦腔是个雄壮有力的汉子,面生酱色,赤脚踩在黄土地上,张开嘴从胸腔里发出的浑厚呐喊,毫不遮掩大地带来的乡土气息,有蓬勃而出的生命力。
川剧是个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家,身法万变,窥一发看全貌,有川蜀之地浓郁的地方特色。
粤剧是个年纪绝美的女子,或端庄或俏丽,眉眼清凌凌,神态含羞又大胆,一张口就是青山绿水的秀婉明媚。
黄梅戏是站在稻田茶山之间的小姑娘,有自然生灵之气,大地和青山养育出来的娇俏,以及一丝丝小泼辣。
而京剧,像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穿最华丽的衣裙,戴最华丽的首饰,抹最艳丽的胭脂,但内里己经苍老,稍微一动那脂粉簌簌的往下掉,没有半点慈祥,全是端着架子俯瞰我等贱民的高高在上,华丽又腐朽,奢华又凶狠。
明明只是一种愉人的声乐,非要冠以“国粹”“传承”的王冠,非得左呼右请,如请皇太后一般给足了面子,才高低端着架子慢悠悠的出来。
因为年老,走得极慢,唱得也极慢,嗓子里发出木头将死的惨烈声响,好像这天下人都欠了她几十万银钱,拖长的语调惨烈凄厉的控诉着,诅咒着,令人毛骨悚然,浑身不适。
关键是这老太太极其蛮横刁钻,若有人说她一句不好,立马召来一众骂声。
有自认为懂戏者,会摆出一副与老太太同样刁钻鄙夷的神情,指责你这个乡巴佬,土老帽欣赏不来艺术。
并对着那道散发着腐朽凄厉恐怖的嚎叫声,摆出摇头晃脑痴迷之态,更有甚者。
呢喃如果我穿越到民国,高低也是角儿这类奇葩发言。
若问一道菜为啥不受推崇,那必然是在大多数嘴巴里它不好吃。
再问某种艺术为啥不受待见,那必然是在大多数眼里它上不得台面。
所以,再扯多少艺术啊内涵啊,也只是往这个老太太身上不停的涂脂抹粉。
再华丽的装扮,也掩盖不住,京剧就是难听,非常非常难听。】
网友弹幕:
——不是很懂戏曲,但是今年春晚那个白蛇传,几种戏同台,明显京剧最难听。
——就是难听,从纯粹的“听曲”方面来讲,唱法唱腔唱调就是非常非常难听,尤其是和其他曲种同台,对比之下就更难听。
——我国各个地方戏种,都是群众中发展几百年发展出来的,经得起检验的。但京剧就是满洲权贵模仿炮制出来的,根本没经过民间检验。哪种地方戏种都比京剧优美,也比京剧历史底蕴深。不过后来民国共和国还把他捧做国粹,也是离谱。
——有差距的啊,书上的鸟儿成双对~我听一遍就记住了,京剧我记住啊啊啊啊啊啊。
——京剧为什么拉长音,因为是清朝八旗子弟打发时间用的,京剧的本质是八旗文化,一种畸形的文化。
——你说了实话,传不开没有其他原因,就是难听。
——“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曲艺的唯一目的是愉人,令观众感到愉悦,这是唯一标准,好听的就是好曲,难听的,你再说出花来,它就是难听,非要端着,那只能说这是“自封为清高”
——京剧是满人捧出来的,迎合的是满人的趣味,和汉人没什么关系。同样是戏曲,同样发源于湖北,黄梅戏的曲调就好得多。
——以前看春晚,一到京剧就烦,恨不得立马跳台,可惜哪个台都一样。
……
清末·恭亲王府戏楼。
三弦声戛然而止时,奕?的翡翠扳指把蜜饯碾成糊状。
“难听?”
他盯着天幕上“锯木头般的吼叫”,蟒袍下摆扫落案上的《同光十三绝》画册,
“当年老佛爷听谭鑫培唱《洪洋洞》,手帕都哭湿三条!”
“后世说咱旗人捧的玩意儿是‘老废物’?你们听听,这叫‘国粹’!”
……
刚逗完画眉的善耆听见“腐朽老太太”的比喻,鸟笼“哐当”砸在戏楼雕花栏杆上。
“梅兰芳演《贵妃醉酒》时,洋人都跪着叫好!”
他踢开脚边的留声机,唱片里周信芳的《徐策跑城》飞旋着裂成两半,“什么‘拖长音是八旗打发时间’?咱满族人骑马射箭时,汉人还在哼酸诗呢!”
……
正为《抗金兵》勾脸的梅兰芳停了笔,胭脂在瓷盘里晕开血色。
“说京剧难听?”
他抚过戏服上苏绣的波浪纹,想起在莫斯科大剧院谢幕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抛来的白玫瑰,
“我改《天女散花》的绸舞时,多少老顽固骂我‘丢了祖宗规矩’。”
“不过没有任何东西不会衰败,京剧也同样如此。”梅兰芳很看的开,“更何况他自己一首在创新,但是没想到未来的人反而一首守旧,守旧的东西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啊,被时代所抛弃也是必然。”
……
调弦的手指被崩出血珠,程砚秋盯着天幕上“腐朽凄厉”的评价,忽将《锁麟囊》曲谱拍在镜面上。
“我编《荒山泪》骂苛政时,台下学生哭着喊‘先生救民’!”
他扯下戏袍腰带,露出内里绣着“改良声腔”的衬里,“西皮二黄拖长腔?那是让观众品‘音外之韵’——”
话音未落,隔壁传来电影《马路天使》的插曲,他抄起胡琴砸向门框:“好个‘难听’!等我把《英台抗婚》改成白话唱词,看你们还说什么!”
……
北平无量大人胡同
载涛听见“满洲权贵炮制”的论断,“我在醇亲王府教溥杰《挑滑车》时,他摔断三根马鞭!”
他抖落袖口的鸽食,指着庭院里荒废的戏台,“如今的毛头小子听‘靡靡之音’,倒忘了咱旗人打小在戏班里泡大——”
突然抄起墙上的单刀劈向收音机,喇叭里的流行歌曲变成刺耳电流声,“老祖宗的玩意儿,轮得到你们说‘难听’?”
……
天津三不管地带,戏班学徒。
蹲在煤炉前吊嗓的小菊仙被“如断气般吼叫”呛得咳嗽,戏靴底被烫出个窟窿。
“我师父说,谭鑫培先生年轻时被骂‘野调无腔’!”
她用火钳敲着水缸,水花溅在《京剧音韵》残破的书页上,“昨儿我在南市唱《红娘》,卖糖葫芦的大爷扔了三枚铜板喊‘好嗓子’!”
远处传来电车叮当声,她抹了把煤灰,露出袖口绣着的“革新派”标记:
“等咱成了角儿,就带着京胡上广播,看谁还说‘咿呀’难听!”
……
梅兰芳忽然轻笑:“当年咱怕西学冲了国剧,如今倒盼着年轻人把老腔掰碎了重拼——”
话音未落,天幕晃出短视频平台的“京剧变装”爆款,杨贵妃的凤冠上坠着LED灯珠,与百年前的点翠同样刺眼。
梅兰芳忽然对天幕摆摆手:“当年我改《断桥》的身段时,也被骂‘不像个神仙’,可如今——”
他水袖一扬,映出后世孩童用VR眼镜“走进”京剧舞台的画面,
“好听难听,从来不是定数。这老太太若肯脱下凤冠,换上运动鞋,未必不能跟着年轻人跑两圈。”
……
戏楼外,卖糖葫芦的老头正给孙子哼《铡美案》,童声奶气地接了句:“爷爷,这‘包龙图’吼得比动画片还带劲!”
老头愣了愣,忽然想起五十年前,自己也是在煤炉边听师父说:
“唱戏啊,要让听得懂的人点头,听不懂的人也想跟着哼。”
这“难听”的骂名,从来不是剧种的墓碑,而是每个时代给“传统”出的考题。
当清末王爷还在为“正统”拍案,民国大师己在戏词里缝进白话,而胡同里的学徒早就明白:
京剧的魂,不在宫墙里的雅乐,而在每一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哪怕先嫌一句“咿呀难听”,再忍不住跟着哼起——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
这调子,能被骂三百年,就能再被爱三百年。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斩神:祖巫代理人,开局九转玄功
- 天道酬勤
- 穿成七零好孕体,回京随军撩首长
- 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
- 四合院:助人为乐?我正的发邪!
- 年代:我的衣柜通70
-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
- 王府继兄宠我如宝,亲哥却后悔了
- 邻居是热芭?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 废物本想躺平却成了天才小师妹?
- 涂山残梦:情途未归
- 笛仗天涯
- 海上冰路,我能召唤空投物资管够
- 神雕尹志平,从神雕开始的长生
- 时间机器里的女孩是未来的我?
- 凡人修仙也要交房租
- 高阳你别闹,我是你姐夫!
- 天降饕餮,督军一家抱盆追着喂!
- 曾照高王万马过
- 我带着双胞胎,在丈夫婚礼上离婚
- 天衍星枢
- 失控夜,把男神他兄弟吻到红温!
- 年代恶毒女配觉醒了?首长宠疯了
- 职业?不好意思,狗都不打!
- 姐姐只能爱我
- 综影视:大叔也妖娆
- 军阀老公是女装大佬
- 穿书,拯救爱而不得的他
- 丹道至尊:开局一个神秘鼎
- 天降神
- E级赘婿,把S级女战神钓成翘嘴
- 病弱万人迷:贵族攻略手册
- 五灵破天
- 设计你的心跳
- 修仙界坑人日常
- 斩神:代理葫芦娃,我有7个人格
- 四合院:从象棋冠军开始
- 明日方舟:岁十三
- 椒宗
- 直播开挂?主播你要毁了LPL?
- 荒年蝼蚁
- 码字成神:开局人手十个大神认证
- 搬空家产,资本家小姐随军嫁首长
- 三岁半被掉包,带狗在后宅吃瓜
- 图林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