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徐氏略记 > 东吴徐夫人(2)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东吴徐夫人(2)
此处许夫人乃是一位女子,并非前文中的因器留名的徐夫人,这位女子并非为普通人。也算是一位较为出名的女性。
徐夫人出身名门望族,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她的祖父徐真与东吴奠基者孙权之父孙坚交情深厚,两人亲如兄弟。孙坚更是将自已的妹妹许配给了徐真,这桩联姻使得两家关系更为紧密。婚后,他们共育有一子,名唤徐琨,后文再言。
徐夫人年少时容貌出众,才情过人,引得众多青年才俊倾慕不已。最初,她嫁与同郡的陆尚为妻。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本应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陆尚英年早逝,留下徐夫人独守空闺。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建安五年至十二年之间。此时的孙权正值壮年,雄姿英发。他听闻徐夫人才貌双全、温柔贤淑,遂下聘礼将其迎娶入宫,封为妃子。婚后不久,孙权便将自已的庶长子孙登托付给徐夫人抚养。徐夫人视孙登如同已出,对他关怀备至,悉心教导。在徐夫人的呵护下,孙登茁壮成长,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深受众人喜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对徐夫人的感情逐渐产生了变化。建安十七年,孙权决定将都城从京口迁至建业。在此期间,由于徐夫人性格善妒,时常为一些琐事与孙权争执不休,令孙权心生厌烦。最终,孙权一怒之下将她遣送回吴郡,从此冷落于她。
时光荏苒,十余年后,孙权正式称帝,并册立孙登为太子。朝中大臣们见此情形,纷纷上书请求立徐夫人为皇后。毕竟,徐夫人作为孙登的养母,且一直以来尽心尽力地照顾太子,理应得到这无上的尊荣。但孙权心中早已属意步氏,对于大臣们的谏言置若罔闻。尽管如此,徐夫人依然心系孙权和孙登,默默承受着被废黜的痛苦。最终,徐夫人在忧郁中病倒,不久后便与世长辞。
徐夫人在东吴的事务中有多方面影响:
后宫影响
争宠风波:徐夫人因嫉妒被孙权遣回吴郡,这反映出她在后宫争斗中的失利。她的性格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已在孙权心中的地位,也改变了后宫的格局。
皇后之位的争夺:在孙权称帝后,群臣请求立徐夫人为皇后,这体现出她在宫廷政治中有一定的支持力量。虽然最终没有被立为皇后,但这场争论显示出她对后宫地位竞争产生的重要影响。
对皇室传承的影响
抚养孙登:她抚养孙登,孙登作为孙权的庶长子一度被立为太子。徐夫人对孙登的教育和成长有着潜在的影响,若孙登能够顺利继位,徐夫人在东吴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极大提升。而且孙登仁厚善良,其理念的形成或许也有徐夫人的教导之功。这对东吴皇室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也间接影响了东吴政权未来继承人的素质。
陆尚,这位来自东汉末年吴郡吴县的人物,身上承载着一个世家大族的荣光与传奇。他出生于声名显赫的吴郡陆氏家族,这个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举足轻重。
他的祖父陆康,乃是庐江太守,以智勇双全而闻名于世。在庐江郡任职期间,陆康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成功地击破了黄穰发起的反汉起事。这一英勇壮举不仅捍卫了汉室的尊严和稳定,更为陆家赢得了无上的荣耀。
汉灵帝为了表彰陆康的赫赫战功,特封其孙陆尚为郎中。此时的陆尚年纪轻轻,便已身居要职,堪称少年英才,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这样一颗璀璨的新星却如流星般短暂划过天际。
在个人生活方面,陆尚迎娶了吴郡富春县豪族徐琨的女儿徐氏。本应是一段美满姻缘,奈何天妒良缘,陆尚英年早逝,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徐氏独自面对人生的无常。此后,徐氏改嫁他人,她的第二段婚姻对象竟然是后来称霸江东的孙权。这段曲折的婚姻经历,无疑给陆尚的一生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悲情的色彩。
陆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正义之心,年纪轻轻时,其义烈之名已传遍四方。当时的扬州刺史臧旻对他赞赏有加,并极力举荐其为茂才。由此,陆康踏上了仕途之路,初任高成县令一职。
甫一上任,陆康便敏锐地察觉到当地征发民众修筑城墙之举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于是,他果断下令遣散这些民力,转而采用以树立恩信为主的策略来收服盗贼。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他的仁爱之心,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随着时间推移,高成县的治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曾经猖獗一时的盗贼纷纷归顺,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陆康的治理成效显著,赢得了州郡上下一致赞誉。
光和元年,陆康因其出色表现获得升迁,前往武陵担任太守之职。在此期间,他依旧秉持着公正廉洁、为民造福的理念施政,使得武陵地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随后,他又先后调任至桂阳和乐安两地担任太守,无论身处何地,陆康都能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与拥护。
然而,就在此时,汉灵帝为铸造铜人而大幅增加税收,致使百姓生活愈发困苦不堪。目睹此景,正直敢言的陆康毅然挺身而出,向皇帝上表劝谏,痛陈此举对民生造成的巨大危害。可惜的是,他的忠言却遭到宦官恶意曲解,被诬陷为诽谤圣上英明的大不敬之罪。幸而有御史刘岱深知陆康为人正直,心怀天下苍生,遂仗义执言,上奏为其辩解。最终,陆康虽逃过一劫,但仍被处以罢官返乡的责罚。
尽管遭遇如此不公待遇,但陆康并未气馁消沉。在家乡赋闲期间,他依然心系国家社稷和百姓福祉。不久之后,朝廷终于意识到陆康的价值所在,再次将其征召入朝,委以议郎之职,让他继续为国家尽忠效力。
治理庐江:
庐江郡原本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但不知何时起,盗贼黄穰等人悄然兴起。他们纠集了江夏等地的各方势力,人数竟多达十余万之众!这些贼寇如蝗虫过境一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短短时间内便接连攻陷了四个县城。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危急关头,朝廷经过深思熟虑,任命素有贤名的陆康担任庐江太守一职,以期能平定这场祸乱。陆康临危受命,毫不退缩地赶赴庐江。上任后的他雷厉风行,首先整肃军纪,做到赏罚分明。对于那些英勇作战、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给予丰厚的奖赏;而对那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之人,则严惩不贷。如此一来,军中士气大振。
接着,陆康亲自率领大军与黄穰等贼寇展开激烈交锋。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麾下将士见主帅如此勇猛无畏,也都个个奋不顾身,拼死杀敌。终于,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过后,陆康成功击破了黄穰等贼寇。其余残党眼见大势已去,纷纷选择归降。
此次平叛大捷迅速传遍四方,汉灵帝闻知喜讯龙颜大悦,特地下旨表彰陆康的赫赫功绩,并加封其孙陆尚为郎中。一时间,陆康之名威震天下,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英雄人物。
坚守庐江:
然而,好景不长。袁术在邻郡九江郡的郡治寿春屯驻了大量重兵,由于其军队粮草短缺,竟然打起了庐江的主意。袁术厚着脸皮派人去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面对这无理要求,陆康义正言辞地拒绝道:“袁术乃是叛逆之徒,我身为大汉忠臣,岂会与他有任何往来?”说罢,便紧闭城门,不再理会袁术派来的使者。
袁术碰了一鼻子灰,恼羞成怒,当即派遣自已的心腹爱将孙策率兵攻打庐江。孙策率领着精锐部队如潮水般涌向庐江城,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但陆康并未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深知城中军民一心,只要众志成城,必能抵御敌军的进攻。于是,他积极组织城内民众修缮城墙、囤积粮草,并日夜操练士兵,严阵以待。
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战争进入了旷日持久的阶段。陆康率领城中军民顽强抵抗,任凭敌军如何猛攻猛打,始终未能攻破庐江城池。这一守便是整整两年,其间经历了无数次惨烈的战斗和生死考验。最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庐江城池还是不幸陷落。
城池沦陷后不久,身心俱疲的陆康便因病离世,享年七十岁。这位一生刚正不阿、忠君爱国的老人,带着满腔遗憾离开了人世。而在这场漫长的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饥荒中,陆康的宗族一百多人也遭受了沉重打击,死亡将近半数。
朝廷得知陆康守城的壮烈事迹后,深为感动,怜悯他的忠贞气节,特地册封他的儿子陆俊为郎中,以慰其英灵。陆康及其家族的英勇事迹,就此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陆康的事迹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方面
地方治理示范:陆康在其任职的郡县,如高成、庐江等地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他减轻百姓负担、平定叛乱的举措维护了地方治安和稳定,为其他地方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供了有效的地方治理经验。
对东汉朝廷的态度影响:陆康坚守对东汉朝廷的忠诚,在面对袁术等势力的威胁时,他坚决抵抗,这种态度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下,犹如一盏明灯,一定程度上鼓舞了那些仍然忠于汉室的人。
家族方面
家族地位巩固提升:陆康凭借自身才能与功绩,为吴郡陆氏家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的官职成就以及在政治事件中的表现,使得陆氏家族在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人才培养与传承:陆康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例如陆逊曾在其身边学习成长。这种传承培养出了优秀的家族人才,这些人才在后续的东吴政权等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陆氏家族在三国时期的长久兴盛奠定了基础。
社会风气方面
义烈之名的激励:陆康的义烈之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激励作用。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为了正义和信念坚守城池等事迹,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引导,鼓励有识之士在乱世中坚守原则。
陆逊(公元183年-公元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人,出身江东世家大族,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吴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早年经历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陆逊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的一个江东世家大族中,陆氏世代为官,陆逊的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堂叔祖陆康担任东汉的庐江太守,父亲陆骏官至九江都尉。陆逊年幼时父亲早卒,于是跟随叔公庐江太守陆康。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淮南军阀袁术因与陆康有隙,而派遣孙策攻打庐江,于是陆逊及亲族家人被陆康送回老家吴县。
抗灾平寇
孙权统领江东之后,二十一岁的陆逊开始在孙权的幕府中任职,先是担任东吴的东西曹令史,后又被孙权任命为海昌屯田都尉并掌管一县之事。当时海昌县发生严重的饥荒,陆逊打开粮仓解救遭受饥饿的灾民,度过灾荒之后,陆逊又亲自劝课农桑并教导百姓从事农业生产。陆逊在治理海昌县的同时,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丹杨(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带)等地有不少人隐蔽在山林躲乱,陆逊上奏孙权当前急需解决的事宜,并请求招募他们。会稽的山贼首领潘临侵犯并毒害当地百姓,东吴军队连续几年没能擒获。陆逊派遣手下的部将召集士卒,讨伐藏身险要地带的乱寇,所过之处乱寇都基本投降,将自已的军队扩充到二千多人。鄱阳乱寇的首领尤突作乱,陆逊再次率军前往讨伐,平定之后被孙权拜为定威校尉,领兵在利浦(今安徽和县东南十二里)驻守。
之后,孙权为稳定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将兄长孙策的女儿嫁与陆逊,并且在公务之余多次向陆逊讨教治国之策,陆逊建议孙权集中主要兵力对付境内的山寇,消灭其精锐力量。孙权采纳陆逊的计策,并封其为帐下右部督(孙权的禁军统帅)。适逢当时丹杨郡(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的山贼首领费栈接受曹操的印绶册封,又煽动山越族作为内应作乱,孙权派遣陆逊率军讨伐费栈。由于费栈的支系部队较多但陆逊自已带的兵少,于是陆逊就增设旌旗,分置战鼓号角,趁着黑夜埋伏在山谷间并鼓噪而前,一举击溃费栈的部众。后陆逊将东三郡的队伍整编,将身强力壮者留下充军,老弱伤病者充当民户,最终陆逊新获得几万精兵,荡平祸乱之后回师驻守芜湖。
计取荆州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蜀国将军关羽率军北上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吕蒙上书给孙权建议自已假装生病返回建业,以此来麻痹关羽,关羽闻讯果然中计,逐渐把守备兵力调往樊城。同年冬十月,时任帐下右部督的陆逊前往拜访吕蒙,建议趁关羽疏忽大意之际进攻关羽,之后吕蒙以陆逊深谋远虑、才干超群为由向孙权举荐陆逊,并认为陆逊年纪尚轻且名声较浅,不易引起关羽的重视,这样可以暗藏真实意图伺机进攻。孙权采纳吕蒙的建议,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到任之后给关羽致信,并以谦卑的口吻表示仰慕其丰功伟绩和英雄风采,称颂关羽接连胜利的战绩,关羽获悉后果然放松警惕,见到陆逊谦逊的态度而心生喜悦。陆逊随之将关羽的反应报告给孙权,并向其陈述关羽的弱点和要害。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月,孙权于是暗中率军北上,命令陆逊和吕蒙为先锋攻克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然后陆逊长驱直入攻打宜都,蜀军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各城官员和少数民族首领纷纷投降,陆逊于是兼任宜都太守,被孙权封为抚边将军和华亭侯,他还请求孙权将金银铜印赐予归降的头目。
次年,陆逊派遣将军李异、谢旌等人率三千士卒攻打刘备部将詹晏和陈凤,率领水军的李异和率领步兵的谢旌截断险要之处,击败詹晏并将陈凤生擒,后又击败房陵太守邓辅和南乡太守郭睦。秭归的地方豪族文布、邓凯等纠集几千少数民族士兵联合西蜀,陆逊再次布置士卒击败文布、邓凯,二人逃至西蜀并被任命为将军。于是陆逊派遣使者引诱,文布等人率众投降东吴,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共几万人,因此孙权晋升其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后陆逊建议给予新归附的荆州人士以官职,使其为江东效力,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
夷陵破刘
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秋七月,刘备自率诸军攻打孙权,孙权派遣南郡太守诸葛瑾向刘备求和,但刘备不听诸葛瑾的劝告,当时东吴人谣传诸葛瑾私下派人暗通刘备,陆逊向孙权上奏表示诸葛瑾并无此意。孙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蜀汉中王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率军进攻吴国西部边界,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率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抵御刘备。刘备从巫峡、建平到夷陵地界,连续扎下几十座营寨,并用金银锦缎和官爵赏赐来诱惑各个少数民族军队,另外派遣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先锋,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命令吴班率领几千兵马在平地扎营挑战吴军。东吴诸将都想迎战吴班,但陆逊以蜀军有诈为由阻拦,后刘备果真率领八千伏兵从山谷撤出。
陆逊在刘备撤军之后,向孙权上奏表示夷陵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并陈述刘备排兵布阵的失误之处和必败的结果,后诸将都认为主动出击刘备对已方不利,但陆逊决定先出兵攻打刘备的一处营寨,虽未占到蜀军的便宜,却使其研究出对抗蜀军的计策。于是陆逊命令手下的将士每人手持一把茅柴,点上火扔向蜀军营寨,火势变大之后陆逊率全军进攻,斩杀蜀将张南、冯习和蛮王沙摩柯,攻破四十多座蜀军营寨。刘备的部将杜路、刘宁等人迫于形势投降陆逊。刘备登上马鞍山排兵布阵,陆逊则督促诸军从四面围困,蜀军顿时土崩瓦解,伤亡士卒多达万人。
刘备趁着夜色逃离战场,只有驿站的士卒将士兵留下的铠甲等物烧掉以阻挡追兵,刘备这才进入白帝城修整。蜀军的战船、武器、物资等损失殆[dài]尽,军中士卒的尸体拥塞江面而随波漂流,而刘备也为自已被陆逊所击败而感到惭愧和恚[huì]恨。当初,东吴安东将军孙桓率领别部在夷道攻击刘备前锋却被刘备围困,孙桓向陆逊求救,但陆逊以孙桓士气旺盛和城池坚固为由拒绝救援,后来刘备战败而孙桓果然得救,称赞陆逊带兵调度有方,后孙权因陆逊宽宏大量和忍辱负重而加拜其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刘备逃亡白帝城后,东吴将领徐盛、潘璋、宋谦等人纷纷上书请求乘胜追击并擒获刘备,孙权没有表明态度,于是询问陆逊的意见。陆逊与朱然、骆统三人认为曹丕现正大规模集结军队,表面上托辞帮助吴国讨伐刘备,但实际上居心叵[pǒ]测,而吴军应该谨慎起见而断然撤兵。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使得东吴三方面受敌。孙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刘备退守白帝城后不久病逝,刘禅承袭皇位而由诸葛亮主持朝政,蜀国打算和孙权商议和谈。孙权根据具体的情况让陆逊告知诸葛亮相关事宜,并将刻好的孙权印玺放置在陆逊的居所。孙权每次与刘禅和诸葛亮往来额书信,都经常出示给陆逊查看,有不适当的地方就令其更改再以印封行。
辅政东吴
孙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陆逊以治所粮食较少为由,上奏孙权请求令诸将增加耕地农田。同年十月,陆逊就相关事宜上奏孙权劝谏其减轻刑罚和赋税,施以德政,孙权为此专门下诏令有关部门草拟法规条文,并派遣郎中褚逢拿给陆逊和诸葛瑾,表示如果他们二人有认为不适当的地方,可以允许他们自行修改或增补。
孙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孙权令鄱阳太守周鲂诈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果然中计进军皖县(今安徽省安庆市),孙权于是征召陆逊赐以黄钺,任命其为平北大都督迎击曹休。曹休发觉受骗后感到耻辱,自恃兵马众多精良要和陆逊交战。陆逊自领中路军,令朱然、全琮率领左右两翼军队,三路并进冲散曹休的伏兵,往北尽力追击败逃的敌人,径直赶到夹石后斩杀俘获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等车一万辆,将魏军军用物资、兵器抢掠一空,曹休败退后发背疽而死。吴军各军整顿过武昌,孙权命令左右侍从用御伞遮护陆逊出入宫殿大门,凡是赐予陆逊的东西,都是御用的上等珍品,其时没有谁能同此相比。随后陆逊被派回西陵。
孙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并令其辅佐留在武昌的太子,掌管荆州和豫章三郡政务,处理和督察军国大事。在武昌辅佐太子期间,陆逊严厉批评建昌侯孙虑在堂前建造斗鸭栏的享乐行为,敦促其勤学经典;当面将军纪松弛的孙权亲信、射声校尉孙松的手下施以髡[kūn]刑、剃光头发;批判南阳人谢景和刘钠先刑后礼的理论。陆逊虽在外任职,但心系朝廷时政,他向孙权上疏陈述时事,表示应当减轻刑罚,宽待小错以安定百官的情绪,并提拔任用没有大错的贤良人士,以帮助东吴完成大业。孙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十二月,陆逊引兵攻打庐江,但魏将满宠认为庐江城不易攻取,反而整军前赴杨宜口,陆逊获悉后连夜撤军。
之后,孙权打算派遣部队前去夺取夷州及珠崖,派人咨询陆逊的意见,但陆逊上书以人口损失减少为由反对,并建议孙权韬光养晦、放宽赋税,依靠团结民力和道义鼓舞来平定天下,结果孙权不听陆逊的劝告依然征讨夷州而败北。孙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三月,孙权派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将兵万人,并备足礼品封公孙渊为燕王。但在同年十二月,公孙渊将张弥、许晏等人斩杀,俘获东吴将士一万余人,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孙权获悉公孙渊背叛盟约后打算前往征讨,陆逊上疏表示公孙渊的行径可恨但不至于兴师动众前赴讨伐,他建议孙权以国内外的强敌(魏国)为主,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孙权采纳陆逊的意见而退兵。
襄阳战魏
孙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孙权率军攻打魏国并进入巢湖口驻扎,准备集结号称十万的大军攻打合肥新城,同时派遣陆逊、诸葛瑾率领万余将士从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沔[miǎn]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攻打襄阳;将军孙韶、张承攻打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区)。但在秋七月,魏明帝曹叡乘船东征,同时魏将满宠又招募壮士焚烧吴国攻城的器械 ,并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孙权听说魏国大军已到,而东吴的吏士大多生病,于是就撤军返回建业。
孙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北征魏国,派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派亲信韩扁携奏章进呈孙权,但韩扁在返回途中的沔中地区被敌军抓获。诸葛瑾听说后十分恐惧致信陆逊,建议其赶紧撤军,陆逊收信后并未答复,却催促士卒种豆并和部将从容娱乐。诸葛瑾亲自来询问陆逊,陆逊以撤退会使军心动摇为由说服诸葛瑾,并设计让诸葛瑾督率船只,而自已率军攻向襄阳城。敌人由于畏惧陆逊而赶回襄阳城,诸葛瑾随即放出船队并配合陆逊整顿队伍,虚张声势以威慑敌人,暗中派將軍周峻、張梁等人攻打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三县,斩首活捉魏军士兵共有一千多人。
陆逊在战后保护安抚并善待魏军俘虏,邻境地区的人因感动倾慕而前来归附,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陆逊拿出所有财物赡恤他们。后魏国江夏太守逯[lù]式兼领当地兵马,成为吴国边境大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就假装致信逯式,引诱其前来归附吴国,并声称将秘密来信呈报给魏国。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逯式惶恐不安,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但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他,后被罢官免职。
晚年与逝世
孙吴嘉禾六年(公元237年),中郎将周祇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卒,孙权将此事下询陆逊,陆逊考患该郡民众容易发动扰乱,难于安分守已,不可前往招募,恐怕由此招致他们成为贼寇。而周祗坚持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死周祗[zhī],攻占了几个县城。豫章、庐陵的惯匪,一起响应吴遽为寇作乱。陆逊听说后当即前往征讨并将其击败,吴遽[jù]等相继投降,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
嘉禾年间担任中书典校的吕壹滥用权柄,陆逊与太常潘濬对此感到忧虑,后吕壹被孙权诛杀。之后谢渊、谢宏等人上奏陈述当前应办事宜,打算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牟利,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审定,陆逊建议措施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孙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吴国太常潘濬病逝,孙权任命镇南将军吕岱代替潘濬任职,陆逊和他共领荆州文书,二人共事融洽为当事人称赞。孙吴赤乌七年(244年),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仍然保留,之后孙权下诏勉励陆逊。陆逊担任丞相期间,全琮报知陆逊太子与鲁王两官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担任侍臣的情况,陆逊认为这些子弟不能私自托请为官邀利取荣,放任其必会各为彼此结成帮派。全琮的儿子全寄依附鲁王并与鲁王轻率结交,于是陆逊致信全琮并警告其预防祸患,但全琮不仅不接受陆逊规劝,反而与陆逊结下怨隙。
之后太子孙和的位置不稳,陆逊多次上书劝谏孙权保障太子皇位正统继承人的身份,甚至请求前至京城亲自劝谏孙权以纠正得失,但孙权并不听从他的意见,而将亲附太子的顾谭(陆逊的外甥)、顾承、姚信等流放外地,将多次与陆逊有书往来而获罪的太子太傅吾粲下狱致死。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前往责备陆逊,孙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陆逊悲愤痛恨而死,时年六十三岁,死时家无余财。陆的长子陆延早年天折,次子陆抗继承了他的爵位,担任建武校尉。孙休在位,追赠陆逊的谥号为昭侯”。
人物影响
陆逊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之一,为孙吴建立三分天下的王霸之业立下战功,因此以其杰出的才能、辉煌的战功和忠君的门风赢得了孙权的高度信任,虽然晚年因参与"二宫之争"遭孙权疑嫉,但其死后陆氏一门长盛不衰,在有吴一朝始终 是执掌军政的重臣之家,仍然是吴国的柱石之臣,陆逊在三国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去世是东吴由盛转衰、由强转弱的重要标志。
人物评价
东吴大帝孙权评价:“公瑾雄伟壮烈,而胆略过人,于是才能击败孟德,开拓荆州,后世能继承他的人很少,但你如今却可以继承。当年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国家内外的大任,你确实都可以兼任。”
人物轶事
智者之论
陆逊为人很沉稳,擅长深思熟虑,只要是筹划过的事情没有一次不应验的。有一次他对吴国的重臣诸葛恪说,自已见到比自已地位高的人一定尊重他,见到比自已地位低的人一定扶持他,而他批评诸葛恪盛气凌人,气势侵犯到地位在他之上的人,又轻蔑地位在诸葛恪之下的人,这已经违反了安德的基础。诸葛恪不听陆逊的劝告,最后果然被杀。
宽宏大量
陆逊在早年任职期间,会稽太守淳于式向孙权上奏表示陆逊违法征用百姓,打扰当地的社会治安,孙权于是召陆逊询问情况。陆逊之后到达都城,言谈举止之间称赞淳于式为政绩良好的官吏。孙权对此感到不解,淳于式向自已陈述陆逊的不是,但陆逊却极力推荐他,于是询问陆逊原因。陆逊认为淳于式这是意图修养百姓,因此向孙权控告自已,但如果陆逊自已再诋毁他以混淆孙权的视听,这种不好的风气绝不能长。孙权听后称赞陆逊之言是智者说出来的话,宽宏大量的举动一般人做不到。
忍辱负重
夷陵之战前夕,孙权任命当时年纪尚轻的陆逊担任大都督在夷陵抵抗刘备,由于是孙权新近选拔的人才,当时身为孙策旧将或宗室贵戚的武将都看不起陆逊,对他的号令从来是虚与委蛇。对此陆逊说表示自已虽身为书生,但吴主孙权愿意任命自已为都督,并委屈诸将来听从指挥,是看中了自已身上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的长处,之后陆逊责令诸将不可再犯。陆逊制定出不少奇计谋略在夷陵将刘备打败,众将这才心服口服 。后来流传出“忍辱负重”的成语,来源即是三国时期陆逊的历史典故。
除衫同舞
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公元228年石亭之战结束后,时任平北大都督的陆逊返回荆州镇守。孙权对陆逊非常赏识和恩宠,甚至将自已使用的金环腰带、缯彩、丹漆和车盖銮驾都送与他,亲自给陆逊戴上自已随身的裙帽,又命左右覆盖陆逊出入宫殿的大门。有一次,孙权召开酒宴邀请文武百官出席,喝醉之后脱下所穿的白鼯[wú]子裘赠给陆逊并命令其跳舞,自已又与陆逊对舞 。等到陆逊回西陵后,孙权又赠给他彩色缯帛的御船。陆逊得到的赏赐几乎都是东吴皇室的御用珍品,他人无出其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恶毒女配?我选择躺平
- 清冷明月,热烈骄阳
- 重叠心律
- 师尊别怕,徒儿可是一品剑神
- 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 子夜诡镜
- 开会的时候偷偷码字
- 我有武器梦镜,可穿梭历史与宇宙
- 都市:开局就被架空?签到成帝!
- 缘剑三
- 我说有诡,你们说我有病
- 求复婚?姐独美杀疯了要男人干嘛
- 我在187个平行时空杀疯了
- 重来一世,定不负你
- 正史三国
- 昨夜星辰渡今宵
- 良缘也有差池
- 世子无双
- 白丝小萝莉,你管这叫斩神级刀姬
- 救世者观影指南
- 沈大人真是做男做女都精彩啊
- 铁血王图之冷酷铁战
-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嫂嫂吃肉
- 穿越之我带崩铁账号降临异世界
- 从魔门耗材开始肝天赋词条
- 机甲:让你撤没让你反杀!
- 快穿:地府伸冤人,一章虐白眼狼
- 帝领诸天,俯瞰众生,
- 秦始皇魂归三国:刘禅横扫六合
- 假千金替嫁糙汉,进山种田度荒年
- 吒丙是真的
- 火影:漩涡老不死
- 娱乐之万界游戏系统
- 残响收容所
- 娇弱美人,傅总揣兜宠
- 四合院:烟火人间
- 桃花坞:你要漂亮女明星不要
- 欢迎来到星火乐园
- 亲爱的阿欣
- 重生:从酒贩子开始逆袭
- 娱乐:开局就上杨老板贼船
- 人在杂货铺:开局从击杀丧尸开始
- 渣夫忘恩负义,我转身母仪天下!
- 末世高温:我的安全屋里只收女神
- 我家电视机能穿越